一、高端醫療保健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居民收入增長和地產擠出效應的減弱推動中國全社會大范圍的消費升級,具體呈現為從“吃飽穿暖”的傳統消費向“健康、教育、文化、娛樂”等新興消費轉移,同時需求由產品向服務的切換意愿也相當強烈。
15-16 年地產繁榮期后,國內迎來又一次消費升級,居民消費意愿顯著加強,具體體現在三點:(1)消費對整體 GDP 的貢獻由 2014 年的 50.2%,提升至 2017 年的 58.8%。(2)城鎮居民服務性消費支出占比由 2014 年的 39.3%上升至 2017 年 41.4%,商品消費支出占比則下降至 35.8%,服務性支出上升成為趨勢。(3)衡量消費升級的關鍵性指標:恩格爾系數,由 2014 年度的 37%下降至 2017 年 29.3%,城鎮居民逐步步入富裕階段。
消費對整體 GDP 貢獻比例提升 (萬億元, %)
服務性消費支出占比大幅超越商品支出(%)
消費升級的關鍵指標:恩格爾系數 2015 年后顯著下降(%)
隨著居民健康意識加強,醫療保健消費升級趨勢漸明。代表性指標有:(1)消費分配中,醫療保健類消費占比逐年提升,醫療保健支出增速趕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醫療保健中的可選消費品,如片仔癀、安宮牛黃丸、 阿膠、生長激素、新型疫苗等價齊升明顯。(3)醫療保健CPI領跑其他CPI指標 。
城鎮居民醫療保健支出趕超可支配收入增長
農村居民醫療保健消費支出趕超可支配收入增長
健康服務行業區域消費集中度分析
健康產業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產業之一,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健康產業仍處于初創階段。在發達國家,比重超過15%,而我國健康產業僅占國民生產總值的4%-5%,發展空間巨大。同時在產業結構方面,發達國家已經形成較全面均衡的產業細分,而我國健康產業細分嚴重失衡,除醫療及醫療用品外其他細分產業均尚處開發初期,巨大潛力尚待全面發掘。健康產業將以勢不可擋的速度加速發展,預測在2020年將達到10萬億規模,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美國健康產業結構
中國健康產業結構
醫療保健CPI領漲全行業,消費升級外疊加價值回歸因素。相比其他消費品類,醫療保健產品和服務具有信息不對稱性更強、安全需求高漲、需求隨老齡化程度加速而加速等突出特點,體現在消費上的表現就是可持續性極強、品牌效應明顯和價格敏感度較低等特點。
16 年以來醫療保健 CPI 領跑全行業(%, 截至2018.04)
截至 2018.04醫療服務與中西成藥 CPI 均呈趨勢上漲
來源于: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